聯系電話:
13581588593
鑄造應力的產生
(1) 熱應力
由于鑄件各部分的薄厚不一樣(如機床床身導軌部分很厚,側壁、筋板部分較薄),鑄后,薄壁部分冷卻速度快收縮大,而厚壁部分,冷卻速度慢,收縮小。薄壁部分的收縮受到厚壁部分的阻礙,所以薄壁部分受拉力,厚壁部分受壓力。因縱向收縮差大,因而產生的拉壓應力也大。這時鑄件的溫度高,薄厚壁都處于塑性狀態,其壓應力使厚壁部分變粗,拉應力使薄壁部分變薄,拉壓應力隨塑性變形而消失。
鑄件逐漸冷卻,當薄壁部分進入彈性狀態而厚壁部分仍處于塑性時,壓應力使厚壁部分產生塑性變形,繼續變粗,而薄壁部分只是彈性拉長,這時拉壓應力隨厚壁部分變粗而消失。鑄件仍繼續冷卻,當薄厚壁部分進入彈性區時,由于厚壁部分溫度高,收縮量大。但薄壁部分阻止厚壁部分收縮,故薄壁受壓應力,厚壁受拉應力。應力方向發生了變化。這種作用一直持續到室溫,結果在常溫下厚壁部分受拉應力,薄壁部分受壓應力。
這個應力是由于各部分薄厚不同。冷卻速度不同,塑性變形不均勻而產生的,叫熱應力。
在導軌或側壁的同一個截面內,表層與內心部,由于冷卻快慢不同,也產生相互平衡的拉壓應力,用類似與上述方法分析,可知在室溫下表層受壓應力,心部受拉應力,并且截面越大,應力越大,此應力也叫熱應力。
(2)相變應力
常用的鑄鐵含碳量在2.8-3.5%,屬于亞共晶鑄鐵,由結晶過程可知:厚壁部分在1153℃共晶結晶時,析出共晶石墨,產生體積膨脹 ,薄壁部分阻礙其膨脹,厚壁部分受壓應力,薄壁部分受拉應力。厚壁部分因溫度高,降溫速度快,收縮快,所以厚壁逐漸變為受拉應力。而薄壁與其相反。在共析(738℃)前的收縮中,薄厚壁均處于塑性狀態,應力雖然不段產生,但又不斷被塑性變性所松弛,應力并不大。當降到738℃時,鑄鐵發生共析轉變,由面心立方結構變為體心立方結構(既γ—Fe變為a —Fe),同時有共析石墨析出,使厚壁部分伸入產生壓應力。上述的兩種應力,是在1153℃ 和738 ℃兩次相變而產生的,叫相變應力。相變應力與冷卻過程中產生的熱應力方向相反,相變應力被熱應力抵消。在共析轉變以后,不在產生相變應力,因此鑄件由于薄厚冷卻速度不同所形成的熱應力起主要作用。
(3)收縮應力(亦叫機械阻礙應力):
鑄件在固態收縮時,因受到鑄型、型芯、澆冒口等的阻礙作用而產生的應力叫收縮應力。由于各部分由塑性到彈性狀態轉變有先有后,型芯等對收縮的阻力將在鑄件內造成不均勻的的塑性變形,產生殘余應力。收縮應力一般不大,多在打箱后消失。
地址:北京市門頭溝區上園路甲10號院 洪源智能工坊807室(102300) 座機:010-88820040-8001 郵箱:volwin@volwin.cn